在线咨询
|
这些印度大珠宝,来自卡塔尔王室,亮眼在故宫博物院,有两个观看炫目大珠宝的妙处——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珍宝馆,在这里,展示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各类珠宝。而另外一个妙处,则是即日起至6月18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和西雁翅楼展厅举办的“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 说起“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它展示的可不仅仅是大珠宝。展览共设两大部分:“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和“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呈现了来自阿勒萨尼收藏(The Al Thani Collection)的270余件珠宝杰作和280余件稀世珍品。 “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展出的280余件来自世界各古代文明的文物和现代艺术作品,前后跨越5000年历史,见证了人类创造力的发展,均为罕见的历史瑰宝。其中多件艺术珍品均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向公众展出:横贯中亚、近东、埃及、希腊乃至地中海的珍贵艺术文物可追溯至远古世界;来自古代中国、非洲和美洲的艺术珍品则探索了涵盖神灵崇拜、皇家品位和技术成就的广泛主题,揭示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共同价值观;丰富的穆斯林艺术品展现出伊斯兰世界的多元艺术;来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一系列壮观欧洲展品则呼应了古典时代,并记录了王朝统治。 而更为夺人眼球的“珠宝区”——“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则带领观众踏上一场从16世纪至今的印度珠宝奇异之旅,这场富丽堂皇的旅程透过富有历史意义的印度传奇珠宝杰作,展现了跨越五个世纪的精致艺术品位和完美手工工艺。 “瑰丽梵星”的故事从莫卧儿王朝的缔造开始。希尔·乌德丁·巴布尔是帖木儿的后裔,他于1526年来到印度建立起一代王朝,从此这个莫卧儿帝国便与搜集各类珍贵宝石结下不解之缘。莫卧儿人主要通过征服、馈赠与购买来获取宝石藏品。他们继承了祖先帖木儿的传统,在最珍贵的宝石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并将其作为传家宝留给王朝后裔。沙贾汗统治时期对珠宝的推崇达到了顶峰,沙贾汗命人制作了一个辉煌的王座,用珐琅彩金制成,并镶嵌大量钻石、绿宝石、尖晶石、红宝石和珍珠。 展览中的许多印度珠宝采用了昆丹镶嵌工艺,这种工艺将宝石镶入黄金时不使用镶爪,而代之以高延展性的纯金箔,在宝石周围形成分子链状镶嵌结构。据介绍,那时的金匠们能使用一种铁针,让黄金如丝缎般柔韧地环绕着各种宝石,并将宝石固定得十分牢固。这一工艺意味着印度的珠宝通常都是代表性的密封镶嵌。 与西方喜欢塑造出对称形状不同,印度珠宝在切割时,会尽可能保留珠宝的原有尺寸。另一项印度珠宝的独特技术是上釉工艺,首次出现于莫卧儿时期,该技术的灵感可能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珐琅首饰。莫卧儿的珠宝加工法形成了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品位风格,直至18世纪莫卧儿帝国崩溃,但其建立的风格样式却一直绵延不息。 此次展览的夺目藏品大都出自卡塔尔皇室成员谢赫·哈马德·本·阿卜杜拉·阿勒萨尼殿下的珍藏。“作为阿勒萨尼收藏的创始人,人们常常问我为何会收集这一系列的藏品。收藏艺术品源于我对历史和美好事物全身心的热爱,起初我的收藏仅有几件艺术品,它们不仅外观迷人,更蕴含历史意义,美学与历史的交融常常体现在珠宝作品中。”阿勒萨尼殿下表示。 “‘瑰丽梵星’最为全面地汇聚并展现了创作于印度的宝石艺术以及灵感源于印度的创作珍品,‘皇室臻选’则进一步彰显了阿勒萨尼收藏可观的藏品数量与卓然品质。”本展外方策展人、阿勒萨尼收藏策展人阿敏·加法尔表示。 而本展中方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王跃工说:“此次阿勒萨尼收藏展藏品体现出的广博与精美,是收藏者投入的精力与心血的最好证明。这也是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中首次涉及如此众多地区、时代的文物展品。” “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部分展品欣赏 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 头巾配饰 祖母绿项链 贾汉吉尔的酒杯 头巾配饰 杯 短剑 鹦鹉 羽饰 水晶制品 玉制品 珍珠项链 祖母绿 头巾配饰 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 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 皇室成员头像 男子头像 石碑 大力神玛瑙花瓶 佛立像 马欣·巴努盘 吊坠饰板 天房金门幔帐(西塔拉) 男性头像 长袍 水罐 纺织品饰板 祭坛装饰品 约克公爵枝状大烛台中心装饰品 玛蒂尔达·波拿巴玫瑰胸针 花瓶 古代世界展品 哈德良皇帝半身像 塔什干《古兰经》册页 英雄与带翼公牛 尤摩弗帕勒斯烛台 饰板A 饰板B 饰板C 饰板D (图片版权归阿勒萨尼收藏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