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迹

www.pinjiwang.cn

首页 >> 八大艺术 >>音乐 >> 古斯塔夫·马勒简介
详细内容

古斯塔夫·马勒简介

天国的欢乐

——马勒

 全名:古斯塔夫·马勒

 国籍:捷克

 生卒年:1860—1911年

地位: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

1513477447858490.jpg

马勒的作品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表现性能,形成了色彩无比绚丽的配器效果,从极其纤细、清柔的轻奏到浓重而震撼人心的强奏,中间瞬息万变、色彩缤纷;他追求 庞大的乐队编制,并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扩展乐曲的结构,以表现乐曲的丰富内容;他继承贝多芬的传统,把合唱加入交响乐之中,以充分表现他音乐中的哲理思 想;他还运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的因素,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听到波希米亚民间音乐的音调和奥地利民间舞蹈的节奏。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清苦的音乐乐生涯

1860年7月7日,马勒生于波希米亚卡里什特(现属捷克)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家乡,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民间音乐,这无疑在很大 程度上陶冶了小马勒的情操。但是,当时的捷克正遭受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犹太人又处于各民族的最底层。马勒的父亲出身卑徽,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最后成为一 个小商人。马勒的母亲是肥皂商的女儿。他们共生下14个孩子,但由于家境贫寒,大部分孩子都幼年天亡。排行第二的马勒,在童年时代就显露出音乐的才能,他 6岁时参加了钢琴比赛,8岁就能为别的孩子教授钢琴。而家乡所流传的优美的民间音乐对马勒的耳濡目染,又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15岁那年,马勒入维也纳音乐学院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在那里,他一方面学习钢琴,一方面又学习和声、作曲等课程。当时,学作曲的学生有机会去指挥学校学 生乐队的排练,有时还公开演出,这对后来马勒的创作和指挥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1877年,马勒为了扩大自己的眼界,到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哲学和音乐 史。在这几年间,马勒广泛地学习了他的前辈(包括贝多芬、门德尔松、舒伯特、舒曼、威柏、瓦格纳等音乐家)的音乐作品,同时也向他同时代的作曲家理查·施 特劳斯学习,并和作曲家沃158尔夫结下了友谊。

 1880年,马勒离开维也纳,开始了指挥家的生涯。他先后在哈尔、赖巴哈、奥尔密茨、卡赛尔等地的剧院里任短期的指挥。在这段时期,他的日子比较艰 苦,往往是在夏天演出的旺季里和剧院订下合同,而到冬天演出的淡季就失去了工作,只好回到维也纳去从事写作。这一时期,作为一个指挥家来说,虽然他的经验 还不够丰富,但他的指挥已显露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热情而又准确,对乐曲有自己独到的解释和处理,不为传统的看法所束缚。

1885年,马勒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

出人头地

1886年,马勒认识了已故作曲家威柏的孙子。威柏的孙子保存有他祖父的一部喜歌剧的草稿,虽然威柏的草稿难以辨认,但马勒反复研究这些草稿后,产生了很 大的兴趣。1887年,他花费了一个夏天和半个秋天的时间为这部作品进行了修订、润色,并于1888年成功地指挥了这部歌剧的首演。从此,这部作品演遍了 德国。马勒也因此出了名,并使他获得了一个固定收入的来源一—他被聘为布达佩斯歌剧院的音乐总指挥,聘期为10年。

 作为当时中欧的一个最现代化、设备最好的剧院一布达佩斯歌剧院,当时的境况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剧院的主持者因循守旧,而且盲目崇洋媚外,使这个剧院 只有有限的几个上演节目和训练得很坏的乐队班子,并依靠一些从国外来的客串艺术家支撑门面。而另一方面,当时社会上的进步人士要求建立匈牙利自己的民族歌 剧事业的呼声日益强烈。马勒开始到这里工作时,雄心勃勃,以为剧院的问题会在自己手中迎刃而解。他极力减少外来艺术家的客串演出,尽量挑选匈牙利本民族的 歌唱家来演唱,并且首次指挥演出了用匈牙利语演唱的瓦格纳的音乐剧《莱茵河的黄金》,这次演出获得了成功。他在这个剧院指挥演出莫扎特的歌剧《唐·乔万 尼》,也曾轰动一时。当时,作曲家勃拉姆斯对他的指挥极为赏识,赞叹不已。但是,工作两年后,马勒感到在顽固的保守势力面前,-自己的艺术才能很难充分发 挥,因此只得又辞职不干了。

1891年到1897年,他接任了汉堡市歌剧院的首席指挥。这可以说是马勒一生中最难得的快乐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除了指挥歌剧演出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于作曲,他的第二、第三交响曲就是在这期间写成的。

 事业的“黄金时代”

马勒的艺术事业的“黄金时代”是他任维也纳皇家歌剧院音乐总指挥的那一段时期。凭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旺盛的工作精力,马勒决心不顾当 时维也纳上流社会崇尚靡靡之音的风气,要把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从一个宫廷的娱乐场所改造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严肃而高尚的艺术团体,并决心通过自己的指挥活 动,向观众正确地解释和介绍古典音乐的传统。在剧院的演出剧目、演出水平和舞台设计等方面,他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坚韧不拔地为实现他的艺术理想 而工作。10年来,他使原来经济上摇摇欲坠的维也纳皇家歌剧院开始稳定、自足,使歌剧院的艺术事业显得生气勃勃、蒸蒸目上,并成功地上演了许多优秀的德、 奥传统歌剧,从而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和音乐家。后来,他又兼任了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指挥。然而,他在艺术上的严肃态度却引起了崇尚靡靡之音的维也纳上层社会的 不满,加上他那犹太人的血统,使他成为当时维也纳上层社会诽谤和攻击的对象,甚至遭到奥地利皇帝的指责。后来,他被免去了维也纳交响乐团指挥的职位。

马勒是一位把艺术信念看得比职位更为重要的艺术家,他继续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毫不妥协。对他的各种攻击、诽谤和暗算接踵而来,他在1907年春天不得不 愤然辞去了皇家歌剧院的一切职务,并离开了维也纳,从而结束了他一生事业上的“黄金时代”。祸不单行,他的个人生活也同时遭到了巨大不幸,同年7月,他最 喜爱的大女儿不幸天亡,而马勒自己也患了心脏病。马勒夫人曾这样写道:“我们害怕每件东西,他常常在走路中停顿下来,发现自己心跳不正常。他常常要我听他 的心,看看是否心跳得清楚,或快,或平静……”她称这一年的夏天是“最沮丧的夏天”。12月,他旅居美国,被聘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交响乐团指挥,并且创立 了“纽约爱乐协会”。但是马勒十分怀念故土,每年夏天,他仍然回到奥地利的乡间从事音乐创作。

屈服于命运的压迫

马勒所生活的奥匈帝国,当时是一个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危机四伏的国家。虽然同是日耳曼民族,但因为德意志比奥匈帝国强大,因此奥地利人 备受欺凌在奥匈帝国内部,波希米亚人又作为被压迫民族而受奥地利人的歧视。马勒常说:“我是三重的无家。在奥地利作为一个波希米亚人,在日耳曼人中作为一 个奥地利人,在世界上作为一个犹太人,到处我都是闯入者,永远不受欢迎。”由于处在受压迫民族的地位,促使马勒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有所认识。在他早年的 作品中,就有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的。

维也纳工人1905年5月1日的示威游行引起了马勒的同情。他走在游行队伍中,称游行的工人们是“我的兄弟”。但是,由于受到叔本华、哈特曼等德、奥唯心 主义哲学家的思想的影响,并受到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鼓吹的“灵魂净化、服从命运”的说教的影响,在黑暗的现实面前,他只得在宗教中寻找解脱。 1895年,他正式加入了罗马天主教。在事业和生活上一连串的打击下,虽然他对待艺术的态度仍然非常严肃认真,但生活的热情却日渐消失,浮生若梦的颓废情 绪不时袭来。尤其是中年以后,他时常为心脏病的突然发作和对死亡的恐瞑感所袭击。191 1年2月21曰,马勒在纽约指挥了最后一场音乐会。由于严重的心绞痛发作,他被送到巴黎治疗,但病J隋日益加重,医治无效。而马勒怀恋故乡,要求把自己送 回维也纳,落叶归根。就在马勒回到维也纳6天之后,于1911年5月8日与世长辞,终年51岁。

古斯塔夫·马勒简介

 作为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出生在奥匈帝国波希米亚地区(即捷克)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小商贩,母亲是肥皂商的女儿:夫妻连续生了 14个孩子,古斯塔夫属老二。因家境贫寒,许多兄妹先后夭折。马勒自幼喜听民歌,6岁学钢琴,10岁开过音乐会,15岁人维也纳音乐学院。曾在维也纳大学 旁听音乐史和哲学课。此时对瓦格纳的歌剧和布鲁克纳的交响乐爱得入迷,并拜后者为师学作曲。

从1880年(20岁)起开始指挥活动,先在中小城市,后在布拉格、莱比锡、布达佩斯、汉堡等歌剧院任职。同时,利用假期从事创作,先后写了声乐套曲《流 浪徒工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1884),康塔塔《悲叹之歌》(DasKlagende Lied,1880,1888第二稿),《第一交响曲》(1888),《第二交响曲》(1894),《第三交响曲》(1896)和用民间诗歌《少年神奇的 号角》(Liederd dus DesKnaben Wunderhorn)谱写的若干首歌曲。

1897-1907年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总监的10年,是他指挥生涯的高峰期。他呕心沥血,顽强拼搏,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使歌剧院达到了当时欧洲歌剧 艺术的最高水准。此间,先后三次赴俄国访问演出(1897,1902,1907)。1902年42岁才结婚,婚后五年间两个女儿先后夭折,精神受到很大打 击。和往常一样,利用演出活动间歇作曲,先后写了《第四交响曲》(1900)、《第五交响曲》(1902)、《第六交响曲》(1905)、《第七交响曲》 (1905)、《第八交响曲》(1907),用吕克特诗谱写的《五首歌曲》(1901-1902)和声乐套曲《亡儿之歌》 (Kindertotenlieder,1901-1904)等。在歌剧院费尽心血的10年,饱受保守势力的嫉恨、中伤和陷害,积劳成疾,带着病弱的身 体,于1907年夏天不得不辞职而去。

1907—1911年是马勒人生最后的岁月,他带着患心脏病的身躯,先后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同时创作了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 (Das Lied Von der Erde,用中国唐代李白、王维等诗人的德译诗词谱曲,1909),《第九交响曲》(1910)和《第十交响曲》(未完成,1910)。1911年2月病 情恶化,为治病先到巴黎,后回维也纳,5月18日去世,按遗嘱葬于两个女儿墓旁。

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低微的家庭出身,坎坷的生活遭遇,造就了马勒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特殊的性格。他是个心地善良,深知人间疾苦,充满人道 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对社会中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现状深恶痛绝,对挣扎在苦难深渊中的人们深表同情。他常引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 心情:“当大地上还有别的生灵在受苦遭难时,我又怎能感到幸福呢?”。马勒作为一位出生在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穷苦人家的音乐家,一生备受歧视和屈辱,使他 一辈子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他曾悲伤地说道:“我是一个三重无家可归的人。在奥地利作为一个波希米亚人,在日尔曼作为一个奥地利人,而在世界上作为一个犹 太人,到处我都是一个陌生人,永远不受欢迎。”人世间的痛苦磨难,个人的不幸遭遇,迫使马勒思考和探求人生的答案。他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才能消除人 世间的痛苦,而这种普遍的爱只有在天国,在宗教,在艺术里才能找到。于是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竭力描绘天堂美景,尽情 讴歌人类之爱,以求使人们摆脱人间的烦恼,获得精神的安慰。

马勒的全部创作集中在交响曲和歌曲这两种体裁,并且两者紧密相连。可以说他的交响曲是“歌曲化的交响曲”,而他的歌曲则是“交响化的歌曲”。同时,在音乐 素材上,两者也是相通的,即在交响曲中或完整或局部地引用了一些歌曲材料,而他的许多歌曲又常常配以交响乐伴奏。歌曲因为有词,有明确的内容,可增强交响 曲的标题性,而交响乐手段则可以大大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从总体上看,他的交响曲和歌曲这两种体裁的相互关系,可以这样来概括:纯器乐的《第一交响曲》 与声乐套曲《流浪徒工之歌》密切相关,表现了天真的主人公初恋失败后,从美好的大自然中获得安慰,对前途仍然充满希望。加声乐的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与 歌曲集《少年神奇的号角》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了人同大自然、人同宗教的关系,真诚地赞颂了大自然美景和天堂的幸福生活。纯器乐的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与 声乐套曲《亡儿之歌》有联系,着意表现人同社会、人同现实的关系,悲切地倾诉了人世间的苦难遭遇。最后的三部交响乐作品——加声乐的第八、纯器乐的第九和 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具有综合概括的意义,一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前面的作品进行了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又充分反映了马勒晚年异常矛盾的心理,音乐 带有深刻的悲剧性。毕竟他所向往和描绘的天堂,不仅不存在也不可能实现,他只得悲伤地告别人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结果,马勒无可奈何地只得接 受这个现实。

马勒的创作在写作技法上的特点是:(1)交响曲的结构有很大变动,不仅乐章的数量有增有减(如第二有五个乐章,第三有六个乐章,第八是两个乐章),快慢乐 章的顺序另有安排,而且乐章之间的规模有时不成比例(如《第三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非常庞大,等于后面五个乐章的总合!)。这种不规范的写法尽管有作曲家的 特殊意图,但是它不易被听众接受确实是客观事实。(2)一些作品的演出编制大为扩充,不仅乐队每个声部的乐器增加了数量(木管和铜管达4至6管编制),还 添加了许多别的乐器(如若干打击乐器,管风琴等),再加上各种声乐演唱手段(男女声独唱、重唱与合唱)的引入(例如《第八交响曲》,因演出编制庞大,被称 为“千人交响曲”)。(3)总谱声部异常复杂,贯穿了对位复调和变体复调的线性织体,配器既可产生宏伟的混合音响,又常常突出不同乐器的纯音色。(4)音 乐旋律保持了歌曲的特性,采用自然音调式,有的像乡村民歌,有的像城市进行曲,朴素单纯,平易近人,通俗而大众化,不过,个别例子略嫌俗气。(5)和声语 言在后期的作品中相当复杂,大量出现不协和和弦,广泛使用包括全音音阶在内的各种音阶,已经显露无调性的征兆,交响曲首尾调性不统一山,乐曲终止式不明确 等。这些写作技法上的变化,全由他要表达的内容所引起。


技术支持: 本站由【节码云】开发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