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迹

www.pinjiwang.cn

首页 >> 八大艺术 >>音乐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简介
详细内容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简介-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及故事

伟大的抒情音乐大师

  ——柴可夫斯基

  全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国籍:俄国

  生卒年:1840—1893年

  地位:1 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最早获得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

    主要作品: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交响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简介.jpg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有着巨大创造力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是独树一帜的。他的音乐旋律极为感人,有时催人泪下,有时令人热情洋溢。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虽然充满 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矛盾得不到解决时的苦闷与彷徨,但他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作品的基调也不绝望。在许多作品中,他热情赞颂人民、幻想人类的幸 福。因此,在他的音乐中充满了粗犷、豪放、深沉而又优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旋律。

从法律到音乐

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一个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个冶金工厂的厂长兼工程师,这是一个殷实的中等贵族家庭。他的童年时代就是 在这个典型的富裕的贵族家庭中度过的。小柴可夫斯基身体脆弱,温柔善感,对音乐特别富于感受,从小师从妈妈学习钢琴。他最初获得的音乐印象,是当地湖上渔 民爱唱的那些悠缓的抒情雾蒸蒜一器”,能演奏意大利和德国作  _曲家的一些作品,其中他最爱  耍亲那里得到了最初的音乐启蒙  譬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 孕育和萌发。只有几岁时,他便开始接触一些欧洲著名作曲家的作品,而莫扎特、罗西尼等人的歌剧片段则使他无限地迷恋,他把它们深深地留在自己最美好的记忆 中。

 1850年,10岁的柴可夫斯基被送到彼得堡的法律学校学习。虽然如此,他对音乐的热爱却有增无减。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激情与 感慨,这种激情与感既促使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钢琴,并热心参加合唱等音乐活动。在这段时间,他一直抓紧学习音乐,参加交际性钢琴演奏,并写出他的 第一批作品来。

 1859年,19岁的柴可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到当地司法部门当了名小官吏。1861年,当安东鲁宾什坦创办的俄罗斯音乐协会开设音乐班时,柴可夫斯基 便在业余时参加学习,当这个班在1862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时,他终于踏上接受真正音乐教育的决定性前程。1863年5月,他终于辞去了官职,正式投 身于音乐事业,走上了艰苦的、荆棘丛生的艺术之路。

 1865年,柴可夫斯基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并因成绩优异获得了银质奖章。翌年,应尼古拉·鲁宾斯坦的邀请,他担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在任教 的12年中,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莫斯科,他同文学戏剧界的许多朋友建立了友好的交往,他同鲁宾斯坦保持着终生的情谊,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鲁宾斯坦首 次弹奏或者指挥演奏。

1877年,柴可夫斯基经历着严重的精神危机,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在这一年,他出人意料地与音乐学院的一个女学生结婚,但是他的家庭生活也在同一时刻宣告结束了。这一年他得了严重的精神衰弱症,并辞去音乐学院的职务,从此远离教学工作。

从1885年开始,柴可夫斯基重又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社会活动中,他当选为俄罗斯音乐协会莫斯科分会主席,他的声名开始远扬国内外。他在彼得堡、莫斯科、哈 尔科夫和敖德萨等地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还到德国、法国、捷克、英国和美国旅行演出,到处获得广泛的欢迎。1893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学位。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很多,内容和体裁也十分广泛,其中,最著名的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 美人》、《胡桃夹子》,交响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意大利随想曲》等。

 柴可夫斯基是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用自己的音乐,热情地讴歌勤劳勇敢的俄罗斯人民。他是俄罗斯人民优秀的儿子,也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溘然长逝,当年夏天创作的《第六交响曲》是他的绝笔之作。

  婚姻与爱情

音乐中充溢着浪漫主义情调的柴可夫斯基在爱情与婚姻上却遭遇到了“浪漫”的悲剧。他曾经迷恋过一位女歌唱家,却终能未果。当他的学生安东尼娜向他示爱 时,他茫然地跟她结婚了。不久却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不爱安东尼娜,这是一个智力有限、性格暴躁、整天喋喋不休的女人(后来发现她患有严重的精神病)。 每当柴可夫斯基想到他的婚姻,就有一种忧郁、烦躁和紧张的感觉,一想到和安东尼娜在一起,整天看着她俗气的笑容,听着她无休止的唠叨,柴可夫斯基就痛苦不 堪,并因此企图投河自杀。被获救后,柴可夫斯基曾向安东尼娜提出离婚,安东尼娜坚决不同意,她不断写信恐吓他,威胁他。最终,他们还是离婚了。

正当柴可夫斯基处于极度痛苦之中时,他生命中的“女神”、保护人、他从未见过面的施主梅克夫人走进了他的生活。梅克夫人比柴可夫斯基大9岁,是法国铁路工 程师卡尔·冯·梅克的遗孀。她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她对艺术有着强烈的爱好和很高的修养。在柴可夫斯基最困难的时候,她委托他创作一些作 品,借此给他一些帮助。此后的13年,在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演绎了一段被称为“蓝色的爱”的浪漫悲剧。13年中,他们通过音乐相互表达爱慕,但却从 未谋面;他们相互书写了无数书信,却未谈婚论嫁。13年的通信往来,是他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的最主要的方式。

梅克夫人资助了这位清苦的音乐家,音乐家心中拥有了一份珍贵的情感财富,从而创作出了其音乐遗产中的杰作《第四交响曲》。这部被称作“我们的交响曲”的杰 作,用柴可夫斯基的话说,是“纯粹抒情的过程,是心灵的音乐自白”。在这部交响曲中,“希望的光辉”是作曲家的挚友梅克夫人。他写下过遗言:“如果我死 去,请把原稿送给梅克夫人。”

1890年,梅克夫人中止了对柴可夫斯基的资助,通信也中止了,梅克夫人也再无消息。柴可夫斯基写道:“我对人类的一切观念,对人类至高品质的信念,现已破灭。”

泥瓦匠口中传出的“名曲”

1869年的夏天,满怀创作欲望的柴可夫斯基和往年一样,来到了位于基辅附近的卡明卡,准备集中精力完成他的新歌剧《水妖》和《C大调钢琴奏鸣曲》。这里 有他妹妹家的一个庄园,庄园的附近有着起伏的山峦、宁静的湖泊、清澈的小溪和金色的田野,优美的环境迷人而富有诗意。柴可夫斯基每年都要在这里度过炎热的 夏天,并在这里进行紧张的音乐创作。

 一天早上,柴可夫斯基正在为他的歌剧《水妖》进行配器,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了一个浑厚的男低音低吟着一首朴素动听的歌曲。正在创作中的柴可夫斯基,随着声音 找寻了过去。只见庄园里雇用的老泥瓦匠,正在那里一边干活,一边哼唱着简单的小曲儿。柴可夫斯基情不自禁地慢慢走到老人身边,准备再仔细地听听他的哼唱。 可这位老泥瓦匠看到身为主人的柴可夫斯基向他走来时,马上闭嘴不唱了,无论柴可夫斯基怎样央求,他还是胆怯地不敢开口。无奈的柴可夫斯基只好回到了自己的 房中,然而那美妙而又令他激动不已的旋律却怎么也离不开他的头脑。第二天的早上,柴可夫斯基什么也没顾上做就跑去找那个老泥瓦匠,他诚恳地对老人说:“您 昨天唱的那首歌实在是太好了,它使我激动得整夜无法安睡。今天,请您一定为我再唱一遍。”老人听完柴可夫斯基的一席话,终于被柴可夫斯基的真诚所感动,脸 上露出了一丝放松的微笑,接着便缓慢认真地为柴可夫斯基从头至尾唱了一遍那首歌曲。

后来,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他的《第一弦乐四重奏》时,就将这个优美的旋律作为该曲第二乐章中的主题,而这个乐章,就是后来受到人们广为喜爱的名曲——《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生平及音乐贡献

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1840年5月7日出生于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小 柴科夫斯基身体脆弱,多愁善感,对音乐感受尤其敏锐。他最爱听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莫扎特始终是他最喜爱的一位作曲家。

 10岁时,柴科夫斯基被送进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年毕业后曾在司法部任职,业余潜心研习音乐。1861年进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 1862年,以音乐学习班为基础的俄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宣告成立,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 优异成绩毕业,毕业作品康塔塔《欢乐颂》获银牌奖。翌年,应尼古拉·鲁宾什坦的邀请,柴科夫斯基就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历时11年之久。60年代中期, 正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高涨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柴可夫斯基接触到了当时俄国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进步文艺思潮,并和俄国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音 乐家们建立起友谊。这一切使柴科夫斯基在世界观、艺术观方面日趋成熟,并写出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著名歌剧《n十甫盖尼。奥涅金》、舞剧《天鹅湖》、 《第一钢琴协奏曲》等3部交响曲,以及其他一些标题交响音乐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和《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交响幻想曲等。

1877年,柴科夫斯基经历了严重的感情危机,他的生活发生重大转折。在这一年间,他出人意料地同音乐学院的一个女学生结婚,但这段不幸的婚姻仅维持7个 多月即告结束。为此,他得了严重的精神哀弱症,并辞去音乐学院的职务,脱离了教学工作。通过鲁宾什坦的介绍,柴科夫斯基开始与悔克夫人通信,这绐他带来了 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具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给予柴科夫斯基优厚的经济 资助,使他得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1877年之后的十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 曲《曼弗雷德》,歌剧《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纠、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年》序曲 以及许多浪漫曲,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曾经访问过许多国家,在那里举行音乐会,并获得很大的荣誉。英国剑桥大学于1893年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柴科夫斯基的创作在晚年达到顶 峰,1893年夏天创作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他的绝笔之作。同年10月28日,作者在彼得堡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首演。几天后,柴科夫斯基突然 患重病,于11月6日溘然长逝。

柴科夫斯基生活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在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在政治上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

这种矛盾性在他的作品中也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柴科夫斯基没有直接从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中选择创作题材,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的悲剧性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探究。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音乐,特别是音乐中的旋律,具有 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 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一百多年来,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深深地吸引着听众,成为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柴可夫斯基

在俄罗斯音乐史上与“强力集团”作曲家基本处于同一时期,但在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上有区别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840-1893)。他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父亲是工程师兼冶金工厂厂长。由于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彼得自幼受到民间音乐熏陶并熟悉俄国和欧洲著名 作曲家的音乐。1850—1859年在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1862年在司法部任九品文官,同时勤奋学习音乐,尝试作曲,并成为新成立的彼得堡 音乐学院的首届学生。1863年最终辞去官职,投身于音乐事业。186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866年应聘到刚刚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一个期。这个时期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使他获得了声誉。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 (1866),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年初稿,以后两次修订),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1876),《第一钢琴协奏曲》 (1875),大提琴与乐队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876),舞剧《天鹅湖》(1876),《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钢琴小品曲集《四季》 (1876)等。除创作外,他还担任了繁重的教学、评论、演出工作,编写了《实用和声学指南》教科书。

自1876年起与俄国富孀梅克夫人建立了通信友谊,此后接受其年金资助长达14年。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从此时至80年代后期,主要居住乡间或国外, 全力从事创作何演出。这时期的作品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代表作有:《第四交响曲》(1877),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1878),《小提琴协奏曲》(1878),《意大利随想曲》(1880),庄严序曲《1812》(1880),钢琴三重奏《悼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1882),歌剧《奥尔良的少女》(1881)、《马捷帕》(1884)和《女巫》(1887)等。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属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晚期,但其艺术则进入了顶峰阶段,一系列不朽的杰作都产生在这个时期,代表作有:《第五交响曲》1988、《第 六“悲怆”交响曲》(1893)歌剧《黑桃皇后》(1890)、《约兰塔》(1891),舞剧《睡美人》(1887)、《胡桃夹子》(1892)等。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其中交响乐创作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他的交响乐作品包括7部交响曲、4部管弦乐组曲、3部钢琴协奏曲、 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大提琴与乐队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若干单乐章交响乐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 庄严序曲《1812》等。交响乐作品的写作贯穿了他的一生。

在交响套曲方面,早期写作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交响曲属于风俗抒情性质的作品,它们承袭了格林卡的传统,尽格近似“强力集团”的创作,渗透了俄罗斯民间音乐 音调,表现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其中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最为突出,它以标题音乐的方式和鲜明的民族旋律,表现了俄罗斯独特的冬季景象和风 俗生活。中期和晚期创作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和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属于抒发个人感情体验、充满戏剧冲突性质的作品,它们揭示了黑暗社会的现实与美 好理想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人生的苦难和对幸福生活的热切追求,音乐语言突破了单纯采用俄罗斯农村民歌的模式,广泛吸取了城市歌舞音乐素材和借鉴西欧专业音 乐成果,以具有浓郁情感和独特个性的抒情戏剧性音乐倾吐了作曲家内心的隐秘。然而这几部交响曲的“结论”各不相同:《第四交响曲》的末乐章用俄罗斯民歌 《田野里有棵小白桦树》的旋律写成一首充满民间节庆气氛的变奏曲,表明在民众的欢乐中能够消除个人的苦闷和孤独;《第五交响曲》的结尾是一首庄严辉煌的进 行曲,表现了经过与“厄运”(pox)针锋相对的搏击,主人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第六“悲怆”交响曲》末乐章和《曼弗雷德》交响曲的结尾则是悲剧性 的,表明主人公满怀希望、竭尽全力、奋斗一生,换来的回报却是理想的彻底破灭,他不得不带着无限惋惜的心情告别人世,寻求最终的归属。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1893年3月完成,8月配器,10月28日亲自指挥首演于圣·彼得堡,反应冷淡。过了9天,即于 11月6日他就去世了。死因不详,一说得了霍乱,一说是自杀。第六交响曲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总结。他自己说过:“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他在构思和创作这部作品时“深深地哭过”。首演后接受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用了“悲怆”的标题。

 作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生的美好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导致悲剧的结局。交响曲四个乐章大致的构思是:主人公带着人生的疑问投入生活的 旋涡,痛苦的探索和对幸福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乐章);避开尘世的烦恼,到大自然和个人的幻想中寻求安慰(第二乐章);继续在逆境中顽强抗争和奋力 拼搏(第三乐章);希望的破灭,带着终生的遗憾告别人生(第四乐章)。

第一乐章。乐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是阴森缓慢的引子,调性模糊,在低音弦乐衬托下,大管奏出叹息的主题动机,它犹如饱尝世间辛酸的主人公内心的独白,并 暗示了交响曲的悲剧结局。音乐进入快板,调性确立为阴暗的b小调,引子的动机成为主部主题的核心素材,表现了动荡不安的情绪,其中有疑惑,有渴望,有追 求。音乐有很大的力度增长(从轻声的弦乐到乐队的全奏),表现了主人公的痛苦探索。副部主题的出现完全进入另一种感情状态,调性转为明亮的D大调,速度发 生变化,先后注明“Adagio(柔板)—Andante(行板)—Moderato mosso (活跃的中板)”,音乐异常优美动听,完全发自肺腑,这里既有甜蜜的回忆,更有对幸福的渴望。当音乐完全安静下来以后,突然晴天一声霹雳,好像主人公挨了 当头一棒,猛然从梦幻中惊醒,重新投人人生的搏击。就这样,乐曲进入了展开部。音乐经历了三次巨大的起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在生活旋涡中殊死的拼 搏。在最激烈的悲剧性高潮中,长号声部犹如主人公绝望的呼喊,音乐强烈地震颤着人们的心灵。展开部的戏剧性冲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把再现部的主部主题也 包容进来,突破了传统奏鸣曲式的框架。当副部主题在B大调上重新出现时才感到进人再现部。乐曲的尾声带有悲伤的行进的性质,音响越来越轻,仿佛主人公渐渐 远去。

第二乐章。这是一首别致的五拍子(5/4)圆舞曲,其中兼有马祖卡舞曲的节奏。全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首尾部分在D大调上由大提琴陈述如歌的旋律,音乐明 朗幽雅,俄罗斯风味浓郁,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乐曲的主人翁暂时远离社会矛盾冲突的旋涡,陶醉在安详的大自然中,进行宁静的思索。音乐中不仅有对往昔幸福 生活的回忆,更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乐曲中部转到b小调,旋律中连续的二度下行音调和低音提琴三音持续不断的反复,仿佛是心灵的创伤时刻在折磨着主人翁, 音乐渗透了悲哀的情绪。

 第三乐章。这是一首谐谑曲,同时又有进行曲的特征。乐曲结构为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其中所有的主题均贯穿了变奏的手法。音乐中交织着现实与梦幻的形象,表 现了主人翁与邪恶势力的殊死搏斗。主部主题为e小调,包含对比因素,除了怪异、虚幻、神秘的塔兰泰拉舞曲贯穿始终外,还有既像跳跃飞舞,又像步伐行进的因 素。

副部主题在G大调,由主部主题第二因素演变而来,在此完全以明朗坚定的进行曲形象出现。在再现部中,各主题在力度、配器上有很大的增强,尤其是副部主题再 现前出现了大段的快速音阶的上下翻滚,犹如遭遇一阵恐惧的龙卷风袭击,令人心惊胆颤。接下去,副部主题以极强的力度(fff)由乐队全奏豪迈地奏出,使全 曲进入了高潮区。而乐曲的最高潮是在副部主题的结束处,力度达到极限(fffff)。随后是用副部主题材料构成的尾声,在高涨的乐声中结束。这音乐无疑是 表现了胜利,然而问题在于究竟是谁胜利了?是主人翁,还是邪恶势力?好像很难明确回答,至今存在着不同看法。而从整部交响套曲的构思考虑,后一种看法可能 更符合逻辑。因为这部交响曲还没有完,通过末乐章可以做出结论。

 末乐章。作为交响曲的收尾乐章,作曲家在此打破了常规,用一个柔板(Adagio)乐章代替了通常的快板(Allegro)乐章,同时乐曲的结构也放弃了 传统的奏鸣曲式,而用带尾声的再现三部曲式所取代。之所以有这些变化,是和作曲家对这部交响曲的总体构思密切相关。作曲家在前面的第三乐章淋漓尽致地表现 了主人翁为生活、为理想作了殊死搏斗,结果是寡不敌众,黑暗的势力耀武扬威地庆贺自己的凯旋。既然如此,交响曲的结论必然只可能是悲剧性的。柴可夫斯基说 过:“最后的乐章是Deprofundis(拉丁文:为死者的祈祷)。”还提示情绪近似“安魂曲”。确实,在这个乐章的音乐中表现的是希望的破灭,精疲力 竭的主人翁只有痛苦的哀吟叹息,同人生告别,等待死亡的来临。

 乐章的基本主题在b小调上以不稳定的和声、弦乐器交错的声部进行,奏出了令人心碎的痛苦叹息的音调。乐曲中部的主题在D大调上陈述,流露出对人生充满眷恋 不舍的深情,并由温柔、恳切的情绪渐渐发展到激情爆发,直至向死亡发出愤怒的抗议……。在再现部中,基本主题增强了悲愤的感情(主题前的一长串上行音阶进 行像猛烈的深呼吸,更突出了叹息的沉痛感受),结构扩充,内部有巨大的戏剧性发展,变成三个大乐句。

尾声用了中部主题材料,但是变成b小调,音乐在主音持续下进行,音域渐渐下移,力度越来越弱,乐曲在最微弱(PPPPP)的音响中消失,象征主人翁生命的终结。

这部交响曲所表达的内容,是19世纪末俄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悲剧的结局发人深思,它引起人们对那个黑暗的、惨无人道的制度的永久的怀疑,从而激发人们为自由、光明、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至于著名的单乐章交响乐作品: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据莎士比亚原作)和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根据但丁原作)则以浓郁的抒情旋律和 强烈的戏剧冲突,伴随着个人的切身感受,忠实地再现了文学原作的悲剧故事。而庄严序曲《1812》则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化地描写了俄罗斯人民反拿破伦战争的 伟大业绩,音乐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庄严序曲《1812年》完成于1880年11月,为庆祝“救世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这座教堂曾毁于1812年拿破伦侵略俄国的战争。因此,柴可夫斯基 就以1812年的抗法战争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作品。由于考虑到作品是面向广大公众,同时可以在露天场合演出,作曲家采用了人们熟悉的若干 歌曲作主题,调动各种音乐手段作情节性、造型性的描写。并且为了增强演出效果,采用了庞大的乐队编制,如补充一个军乐队,增添模仿炮声和教堂钟声的特殊乐 器等。作品完成后,作者自认为是一部艺术性不高的“很响、很闹的应景之作”。然而演出以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最受欢迎的作品之 一。确实这是一部用交响乐手段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俄国反拿破伦战争的艺术杰作。

 整首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是一段在降E大调上陈述的缓慢引子(广板,Largo),其中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用了东正教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 的旋律,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奏出,表现了俄国军民大难临头时对神灵的祈祷,音乐肃穆深沉。接着音乐逐步紧张起来,渲染了临战前的气氛。在行板 (Andante)处响起了鼓声和号角声,这是引子第二主题,它象征俄国骑兵严阵以待的雄姿。

音乐进人适度的快板(Allegro giusto),转到降e小调,开始了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其中主部主题坚决果断,它代表俄军顽强抵抗的战斗形象。在这个主题的发展过程中,不时夹有《马赛 曲》的号角声,象征人侵法军的形象。上述两种音乐素材的交织,形象地描绘了两军交战的情景。一阵激战之后,在升F大调(等于降C大调,即降e小调的关系大 调)上出现了一个明朗抒情的旋律,这是副部第一主题,由音色柔美的弦乐奏出,表现了俄军将士对俄罗斯大地的深情。接着在降e小调上,长笛和单簧管演奏活泼 的副部第二主题,旋律来自俄罗斯民歌《在大门旁》,体现了俄军士兵即使在残酷的战斗时刻,也不乏喜悦和幽默。

 往下是奏鸣曲式的展开部,通过象征两军的音乐素材的犬牙交错的冲突对抗,进一步描写战争的场面。

在再现部中,代表俄军的主部主题力度大大增强,配器更为丰富,显示出不可战胜的力量。副部第二主题移到降E大调,用弦乐加长笛演奏,使俄罗斯大地的形象更 添光辉。接下去又是战争场面的描写,形成第二展开部。紧张的战斗达到顶点,突然整个乐队以大齐奏的方式由高向低地奏出一系列的音阶模进,逼真地描绘了法军 兵败如山倒的情景。

 序曲的尾声描写了隆重的凯旋式庆典。引子的圣咏主题由全部管乐和附加的铜管乐队奏出,变成了雄壮的颂歌。而骑兵主题出现时,作曲家将帝俄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曲调与其结合,以此歌颂俄国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歌剧创作对柴可夫斯基来说,其意义及重要性和交响乐创作难分上下,他一生写了10部歌剧它们是:《督军》(1868)、《水妖》(1869)、《禁卫兵》 (1872)、《铁匠瓦库拉》(1874)、《叶甫根尼·奥涅金》(1878)、《奥尔良少女》(1879)、《马捷帕》(1883)、《女巫》 (1887)、《黑桃皇后》(1890)和《约兰塔》(1891)。其中影响范围最广、艺术价值最高的是用普希金两部同名原作改编的《叶甫根尼·奥涅金》 和《黑桃皇后》。

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柴可夫斯基成功地实现了创作普通人生活戏剧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追求。这是一部朴实无华、生活真实、充满诗情画意的歌剧,其重 心在于刻画不同人物的个性和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因此作曲家称这部歌剧为“抒情场景”。第一幕第二景的整场戏,完全用来表现乡间贵族少女塔齐亚那一见钟情 的冲动和热烈的内心独白,宣叙调和咏叹调有机的结合,乐队交响化的烘托,把人物的心境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第一幕第三景奥涅金的咏叹调,既表现了他对塔齐 亚那的冷淡和无动于衷,又显露了城市贵族青年的傲慢清高,把他那外表彬彬有礼、内心冷若冰霜的性格鲜明地层现在听众面前;第二幕第二景连斯基的咏叹调,以 抒情男高音扣人心弦的忧伤旋律,真切地表露了这位青年诗人决斗前夕思绪万千的心情:死亡的预感、甜蜜爱情的回忆、对人生的眷恋和惋惜。

 就像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创作的结晶一样,歌剧《黑桃皇后》是柴可夫斯基歌剧创作成就的集中体现。情节梗概是:一位平民军官格尔曼爱上了 贵族养女莉莎,财富的悬殊、门弟的观念阻碍他实现自己的爱情。他抵御不住几位军官讲述的关于伯爵夫人发财致富的几张纸牌秘密的诱惑,铤而走险,深夜人室, 威吓伯爵夫人至死,仍未获取秘密,事后在精神错乱中听到贵妇幽灵道出秘诀,于是不顾一切地奔赴赌场,想实现致富和爱情的美梦,然而最终全然落空,在绝望中 当场自尽。作曲家以符合普希金文学原著格调的音乐语言,真实地再现时代社会的风貌,深刻地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

乐队的引子陈述了三个音乐主题:象征神秘的三张牌的主题、代表老伯爵夫人的阴森主题和表现格尔曼与莉莎爱情的主题,预示了财富、权势和爱情的不可调和。第 一幕第一景在阳光灿烂的彼得堡夏日花园里,游园人群的合唱和儿童模仿军队操练的进行曲展现了生动的生活画面。格尔曼的咏叙调“我不知道她的名字”首次表露 了主人公的心境。格尔曼和叶列茨基公爵的二重唱使两个性格相异的人物并置对比。五重唱“我感到害怕”表达了主要角色不祥的预感。托姆斯基伯爵的叙事曲透露 了关于神秘的三张牌的传说,乐队中鸣响着半音模进的三张牌动机。突发的雷雨与格尔曼内心的风暴交融在一起,加剧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在第二景的前半场, 古钢琴伴奏下波莉娜和莉莎田园风味的女声二重唱“已经夜晚”,波莉娜多愁善感的浪漫曲“亲密的女友们”以及活泼的民俗歌舞,再现了]8世纪末俄国贵族家庭 的生活场景;在后半场中,莉莎独自一人时唱的咏叹调“这些眼泪从何而来”,真切地揭示了她初恋的情思。被伯爵夫人的出现打断的格尔曼由衷的咏叙调“请原 谅,上天的造物”,音乐显露出悲剧的色彩。本场结尾时,明朗的爱情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宣泄。

第二幕第三景展示了贵族官邸盛大的舞会场面,开端的合唱具有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的风尚。叶列茨基公爵的咏叹调“我爱您”,表现了公爵的高贵和沉着。戏中戏 ——田园剧《牧羊女的真诚》模仿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听来精美典雅。莉莎与格尔曼相会时,乐队中奏响了被扭曲的爱情主题,暗示了在格尔曼的意识中发生 了转折,他已无法摆脱三张牌秘密的诱惑。第四景是歌剧情节发展的中心环节,充满戏剧性的紧张度。从乐队的前奏中可以觉察到格尔曼爱情表白的音调。伯爵夫人 的短歌来自法国作曲家格雷特里的歌剧《狮心王理查》,死气沉沉的歌调表现了对往昔荣华富贵生活的留恋。与其对比的是格尔曼浸透激情的咏叙调“若是您在某个 时候曾知道过爱情”。

 第三幕第五景,在送葬歌声和暴风雨的怒吼声中,格尔曼沉浸在梦幻里。他的独白“总是那些念头,总是那可怕的梦”,伴随着伯爵夫人幽灵的显现,像死一般的呆 滞的音乐令人窒息。第六景的乐队前奏带有死亡预感的阴森音调。莉莎的咏叹调“啊,受尽折磨,我痛苦”,旋律宽广而流畅,近似俄罗斯民间悠长歌。格尔曼和莉 莎的抒情二重唱“啊,痛苦已过去”是本场唯一明朗的唱段。接下去,格尔曼又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他发疯似地奔向赌场,乐队前奏的音乐再次奏响,预示着希 望将彻底破灭。第七景开场的音乐喧闹异常,宾客们的饮酒歌,托姆斯基伯爵轻浮的歌曲“假若亲爱的姑娘们”,洋溢着赌场的气氛。当格尔曼出场后,音乐变得神 经质和冲动。七重唱“这儿有什么不对劲”,笼罩着紧张、动荡不安的情绪。格尔曼的咏叙调“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是赌博!”表现了他精神上的彻底堕落。只是在 临终前,格尔曼的脑海里才重新出现莉莎的形象,乐队以微弱的音响奏出了爱情的主题,悲剧到此告终。

柴可夫斯基的舞剧音乐创作不仅在俄国音乐史上具有开创性,而且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三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早就成 为雅俗共赏的古典芭蕾舞剧的典范作品,经久不衰地活跃在舞台上。他在舞剧音乐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使舞剧音乐戏剧化和交响化,使其具有独立性,成为舞剧的灵 魂,不仅能与舞蹈表演融为一体,而且可以离开舞蹈作为独立的管弦乐作品宋欣赏。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与他同时代的“强力集团”作曲家相比,在艺术观点、创作个性和具体实践诸多方面有许多不同。当时在他们之间有分歧、有争论,甚至相互指责 和攻击。但是事过境迁以后,从鸟瞰和历史长河的角度来观察,不难发现他们相互之间的共同点是很多的,而且可以说在发展俄国音乐的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他们 都强调音乐应该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音乐应该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民族民间音乐是发展专业音乐的源泉和基础;应当继承和发扬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俄国专业音 乐的优良传统;音乐应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等。

    然而,在创作风貌上,柴可夫斯基同“强力集团”作曲家之间的确有明显的区别。“强力集团”成员们的创作分别突出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更注重采用农村民歌素 材,同时喜欢吸取“异族情调”来丰富俄国音乐。他们的音乐风格较为纯朴粗犷。而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于表现俄国题 材,不拒绝任何体裁和形式,并在各个创作领域都留下了堪称典范的作品。他在音乐语言和艺术技巧方面更多地吸取了俄国城市民间音乐的音调和创造性地借鉴了西 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他在自己的音乐中力求反映人们普遍的思想感情,并深入挖掘人们内心世界的奥秘。因此,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精神气质和民族 风格上更宽泛一些,格调更为高雅和细腻些,同时也更多愁善感些。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一个是深刻的抒情性,另一个是强烈的戏剧性。抒情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旋律上。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旋律大师,他的每一 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十分鲜明,线条委婉悠长,运动起伏跌宕,音调亲切自然,感情色彩浓郁,可以说是高度艺术化的结晶,是发自内心的倾诉和表白,所以最能激 起听众心灵的共鸣。

戏剧性是柴可夫斯基音乐令人震惊的艺术力量所在。作曲家把自己对时代、社会和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的深刻体验,通过艺术的提炼和加工,形象化地概括 为善与恶、爱与恨、生与死、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幸福与恶运、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冲突。他常常用一个冷酷无情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或敌对势 力。这个音乐主题往往贯穿在音乐作品的始末,象征人们在追求光明幸福的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必然同这个恶势力发生冲突,必须同它进行搏斗,主人公要经受 极大的痛苦和折磨,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就这样,对幸福光明生活的渴望同窒息人生的黑暗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冲突,构成了柴可夫斯基代表性 音乐作品(例如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和歌剧《黑桃皇后》等)的悲剧性内容:这种来自生活的艺术概括,充分显示了柴可夫斯基现实主义音乐的艺术力量。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19世纪下半叶沙皇专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极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俄国人民,尤其是俄国平民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面貌。充满这 种生活思想情绪的音乐,当然不是向旧社会宣战的号角,同时也不是惋惜旧制度的挽歌,更不是赞美旧秩序的颂歌,而是对沙皇专制社会充满怀疑的永恒的悲歌。恩 格斯说过,如果一部文艺作品“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种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 的永世长存的怀疑”,那么这样的文艺作品“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恩格斯的这段话来评价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很恰当的。它表明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根本价 值和社会意义也就在于此。


技术支持: 本站由【节码云】开发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