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迹

www.pinjiwang.cn

首页 >> 八大艺术 >>音乐 >> 为什么巴赫在音乐史地位这么高,但在他在世的时候,甚至死后50年内,都没有被人所认可?
详细内容

为什么巴赫在音乐史地位这么高,但在他在世的时候,甚至死后50年内,都没有被人所认可?

音乐欠了巴赫一大笔债务  ——罗伯特·舒曼 生前即受到打压 时光退回到1735年,这一年,已经年逾半百的巴赫过得并不顺遂。 他的前半生虽有过一些坎坷,但总的来说,生活还是向上的,特别是在约翰·马蒂亚斯·盖斯纳一同工作的四年时光,几乎是他人生的顶峰。 说老实话,巴赫并不是一个好员工。他的倔脾气几乎令他一生中所有的上司都头疼不已,除了盖斯纳——在莱比锡的27年间,他是唯一一个赏识并无条件支持巴赫的人。 

f3f7108010421a8f78b34a3698e46448_hd.jpg

莱比锡圣托马大教堂,巴赫工作过的地方

可是这一年,这位难得的好领导却跳槽了。他接受了汉诺威选帝侯的offer,去了哥廷根,组织并建立了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接替他的人是约翰·奥古斯特·埃内斯蒂,对于这个人,各家的记叙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莱比锡启蒙运动的领导者(施威策),也有人控诉他“有预谋系统的摧毁了巴赫的音乐”(艾达姆)。总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埃内斯蒂是一个虚荣心极强且完全不懂音乐的人。 

巴赫与埃内斯蒂的合作注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那个时代,启蒙思想已经是大势所趋,科学正努力挣脱宗教的枷锁给自己找一块立足之地。盖斯纳打理校政的时期,已为此做了足够的铺垫。他用四年的时间将托马斯学校从一个传统的教堂神学院改变成一所接受和拥抱新思潮的学校,同时,他也给予艺术与宗教足够的包容和尊敬。 

而埃内斯蒂则从根本上就反对音乐教育,他荒唐的认为“对于艺术的教习会影响其它科学学科的学习”。 

当然,巴赫远胜于他的名声显然也是其无法容忍的。于是乎他使出各种手段想要整倒巴赫,包括但不限于私下更换巴赫的助理、干扰巴赫的演出、给巴赫穿各种小鞋,直到最后,甚至谁敢去巴赫那里上课,就会被其开除。 

埃内斯蒂对付巴赫的种种手段并不高明,但对于巴赫这位纯粹的音乐家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摧毁了巴赫十多年营造的音乐环境。巴赫有限的几次反击和挣扎被毫无悬念的碾压。 

到了1737年,巴赫几乎淡出了所有人的视线,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仍然孜孜不倦的工作,哪怕他已经连一个唱诗班的人都凑不齐了。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人比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行为更为卑劣”。往后的几年,在莱比锡市政委员会的眼里,巴赫已经彻底沦为了捣乱分子。1739年复活节,当巴赫终于通过自己与国王个关系为自己争取到约翰受难曲的演出机会时,市政委员会终于忍无可忍,为其下达了官方的演出禁令,而为其递送这个消息的,竟是莱比锡下等殡仪书记官。 惨淡的暮年导致遗物散失 

尽管暮年的巴赫还在勤勤恳恳的创作,但显而易见,他个人的命运经历过1735年那个拐点后,已然再没有任何振奋人心的起色。1749年,罹患白内障的他在接受了一场典型的、没有麻醉的、失败的十八世纪的眼科手术后,他终于彻彻底底的失明了。 

一年后,第二场成功的手术虽然为其带来了光明,却也彻底摧垮了他的健康。1750年7月18日,他拆下了眼睛上的绷带,仅仅十天后,7月28日,这位音乐巨匠被中风击倒,再也没有醒来。 

作为不会敛财的音乐极客,加之晚年又被雪藏,他去世的时候,仅仅留下了1100塔勒尔的积蓄,相当其一年半的工资。我不是历史学者,不了解那个年代的物价水平,也对这个数字是高是低并无概念。且那个年代也确实是个混乱的年代,仅在德国流通的货币种类就有上千种。有一些巴赫学者(施威策)认为巴赫在莱比锡的生活还是相当赋富裕的,但我们横向比较一下就不难看出这个说法不足为信。 

37090ad07089d208051fd38a972f0771_hd.jpg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于1692年铸造的塔勒银币

有记录显示,我们前文提到的巴赫的对头之一埃内斯蒂先生死后仅仅藏书就拍卖了7500塔勒尔,而继承了他三分之一财产的妻子安娜.玛格德莱娜,显然也没有过上“幸福的晚年”。她尽其所能为巴赫购置了一具体面的橡木棺材,以至于再无能力为其添置墓地的十字架——而恰恰是这具橡木棺材,给了我们几百年后找到巴赫遗骨的线索,我们现在才得以按照巴赫的遗骨复原巴赫的头像——这是后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专栏中读到这个故事。 

众所周知,巴赫有几个出名的儿子。然而,威廉·弗里德里希·巴赫(W·F·Bach)与卡尔·飞利浦·伊曼努尔·巴赫(C·P·E·Bach)自始始终没有接济过自己的继母一分钱。以至于这位为了照顾巴赫的遗孤而放弃再婚权的忠贞妻子只得靠领取救济终老一生。巴赫留下的财物书稿也随之流落四方。这显然也是巴赫的作品在其死后淡出人们视线的重要原因。如今莱比锡的巴赫博物馆中,保存着世界上已知最多的巴赫手稿。这些手稿收集自德国、奥地利、英国、比利时、瑞士、匈牙利……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 印刷技术的限制 有人说,巴赫生养了几个不孝子,虽然自己混的有头有脸,却对父亲的作品不屑一顾;更有阴谋论爱好者声称巴赫的儿子们为了自己出名而剽窃了父亲的作品。而稍有头脑的人便能发现这些流言中的漏洞。 

d69dde383054327043cc25e89800a53a_hd.jpg

巴赫的妻子玛格德莱娜放弃再婚权的书面证明

C·P·E·Bach在巴赫死后出版了父亲的《赋格的艺术》,却只卖出寥寥基本,以至于最后他按照废金属的价格卖掉了印刷乐谱的铜板。 这是持“不孝子”观点的人们最常拿出来说事儿的论据,全然不顾在那个时代,乐谱的印刷还是一项新兴技术,能够制作乐谱雕版的印刷技师屈指可数——如果C·P·E·Bach真的对其父亲的作品不屑一顾,又何必费劲心机将其印刷出来呢? 对此,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有比较客观的评述: “巴赫在世时,他浩瀚的作品中只有极少部分呈献给公众。巴赫协会出版的巴赫作品足足有60大本,他在世时出版的作品不足其中6本。一个人要鉴赏一个作曲家,首先要熟悉他的作品,因此责怪巴赫同时代的人的冷淡就太不公平了,因为这种冷淡来自于对大师努力表达的无知。”“过时的”作品风格 

a34326d0f6a5a6a380e4fede8be94dd1_hd.jpg

莱比锡巴赫博物馆中展出的巴赫手稿——其中的月牙标记是鉴定巴赫作品年代的重要依据。

而“剽窃论”则更加站不住脚。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创作无疑是巴洛克时代的巅峰,然而同时却也是巴洛克时代的尾声绝响。 

在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强力推行下,巴洛克时代的富丽堂皇早已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细腻诗意、略显浅薄却善于取悦于人的洛可可风,统治音乐思维近千年的复调思想已然开始崩溃。奏鸣曲已经开始兴起,随之而来的,四重奏、交响曲、歌剧等更加平易近人的音乐形式也接踵而至。新时代的作曲家们已经不需要遵循古老的公式般的技艺去写作托卡塔、赋格或是恰空了,庄严却老派的康塔塔与受难曲也逐渐变得少有人欣赏。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那个时候听巴赫有点儿像在现在这个年月听邓丽君——那是怀旧,却不是主流。 

而老巴赫的儿子们则靠着自己的能力在新的时代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继承了父亲的音乐表现技巧,也发展了自己的风格,甚至有些作品与其父的风格南辕北辙。 

至于他们的父亲——那是属于旧时代的辉煌,音乐的天空还需要更多的恒星照亮。 天才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 关于“巴赫被人们所遗忘”的观点,最为重要的出处应该是房龙的《巴赫传》。 在本书中有这么一段: “1821年发生的两个事件载入了史册。在遥远的圣海伦峭壁上,拿破仑皇帝痛苦的死去,逃避了流放的命运;在德国柏林皇家图书馆里,坐着年轻的菲利克斯·门德尔松,他被恰如其分的成为’智慧的拿单’的孙子,是最高贵最有天才的犹太人之一,他正在阅读一堆陈旧的卷宗,他们原来属于一个早已被人遗忘的管风琴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突然间,他发现了《马太受难乐》。”房龙的文笔极佳,这段描写非常有现场感,给人一种巴赫的作品是门德尔松“从故纸堆里挖掘出来,否则就会一直遗失在历史的烟海之中”的感觉。 

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吗? 

客观上讲,虽然巴赫的作品在他死后不再流行,但人们从不曾将他遗忘。 

巴赫研究者认真统计了巴赫所有的学生,一共有81人,所有这些人都是当时音乐界响当当的人物——甚至“巴赫的学生”这个头衔本身就是一封拿得出手的推荐信。整个地区几乎所有主要的管风琴师的职位都被“巴赫帮”所霸占。 

约瑟夫·海顿自称深受C·P·E·Bach的影响;莫扎特自称“每个周日只演奏巴赫和亨德尔的音乐”,他的《幻想曲和赋格》几乎就是巴赫的《变音幻想曲和赋格》的莫扎特版;而贝多芬则从11岁起就开始练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哪怕是门德尔松自己,也绝不是从房龙所描述的那一刻起才接触巴赫的——他从小就以巴赫为榜样学写赋格。 

而房龙描述的那个“历史性的时刻”——甚至房龙所记录的这个日期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我读过的传记中,马太受难曲首演的日期一共有三种说法,分别是1821年(房龙)、1827年(艾达姆、沃尔夫)、1829年(列奥纳多),其中房龙的说法显然是最不可信的,因为1821年时门德尔松才只有12岁。——也许确实是巴赫复兴的历史契机,而他为巴赫复兴运动所作出的努力也确实功不可没。 

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因个人意志为转移”。就是没有门德尔松,也会有其他人重新挖掘出这位音乐巨擘为世人留下的音乐宝藏,将他轶散在世界各地的作品重新汇总。 

在世界经历了这几百年最为波澜壮阔的起伏跌宕的岁月后,当疲惫的人们再一次静下心来,透过世间种种喧嚣和浮华,去探索内心中最为纯真天然最接近神性的美妙音律时,人们终将会发现,早有人将其带来人间。 

他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也许曾一度淡出过人们的视线,但却从不曾走远。 后记 

不得不说,在我读过的所有巴赫传记中,都能读到作者强烈的个人感情。房龙薄薄的一本小册子把巴赫的生命写成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浪漫传奇;而艾达姆则坚定的站在巴赫的阵线上反击一切诋毁巴赫的言论;沃尔夫事无巨细的介绍我们能够拼凑起的关于巴赫生活与创作的点点滴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巴赫死后留下的直接资料极少。除了一捆公务信函,我们几乎找不到直接属于他的资料。所有有关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从与其有关人的记录中一点点拼凑起来的。 

包括我今天的文章,更是从多本关于巴赫的传记资料中拼凑起来的。我没有能力和资源探究我所写的东西是否符合史实,所以我索性选择我自己想要相信的部分拼凑一个我心目中的巴赫呈现给大家。

文章转自知乎


技术支持: 本站由【节码云】开发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