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迹

www.pinjiwang.cn

首页 >> 资讯头条 >>品迹头条 >> 李少言: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
详细内容

李少言: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

  李少言

  他是抗战期间在革命队伍里成长起来的现代版画家,他并非四川人却对四川美术事业的建设功不可没,上世纪70年代,他为四川美协组织修建四川美术馆,80年代他又创立现藏品居亚洲第一的“神州版画博物馆”。他直率、自然,他发掘、培养人才,他,就是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

  版画家李少言1918年出生于山东临沂,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从延安随华北联大到晋绥抗日根据地,分到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给贺龙司令员和关向应政委当秘书,并于1940年独立创作大型木刻组画《一二〇师在华北》。1943年,李少言调入晋绥边区《抗战日报》(后改为晋绥日报)任美术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美术组长、西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共四川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当选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1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李少言“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开幕式现场

  今年正值李少言诞辰100周年,“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暨《烽火淬铁刀 德馨塑画坛》李少言作品文献集·图书首发式于昨日在四川美术馆圆满落幕。首次完整展示四川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先驱——李少言一生的重要作品、手稿、书信、照片等珍贵文献数百件。

  《烽火淬铁刀 德馨塑画坛》李少言作品文献集

  展览通过美术馆一楼的两个展厅,分四个版块——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966年)以及对四川美术发展的贡献(1973-2002),梳理出李少言一生的文艺轨迹,回顾其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回溯新中国成立、建设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探讨前辈之经验对当下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我开始学习木刻是在1938年,正值严酷的抗日战争时期。我随着革命队伍辗转在敌后根据地工作,那些动人心弦的战斗情景,时时激励着我,迫切地想去反映它们,鼓舞大家的信心和斗志。我没有进过专门艺术学校,我把社会生活当作课堂,凡能给我以知识和启发的都是老师。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木刻,同时开始了创作,在创作实践中去探索提高。生活像浩瀚无边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它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你努力探索和追求。愈创作,就愈热爱生活;生活愈丰富,创作热情愈高。就这样,我走上了木刻创作的道路。

  ——李少言

  首次展出的《一二〇师在华北》组画原作

李少言 《转战古长城内外》 黑白木刻 13.5cm×9.8cm 1940年

李少言 《送信》 黑白木刻 9.8cm×13.5cm 1940年

李少言 《单衣草鞋过雪山》 黑白木刻 9.8cm×13.5cm 1940年

  李少言之女李咏玫是四川美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也是《烽火淬铁刀 德馨塑画坛 李少言作品文献集》的编撰者。对于首次展出的35幅《一二〇师在华北》组画原作,她谈到是自己在整理家中父亲的作品时,从一个角落里发现的。“当时文献集已经拍好了版,当我发现这些原作时,心情惊喜万分。它们完好的被尘封着,又被我无意间开启。立马我通知摄影师来拍照,并且拍了两道,重新替换了此前的那部分。”这些1939年李少言在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时所创作的大型木刻组画,穿越历史的风雨,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又穿越时光,首次展示在了观众的面前。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展览现场

  1940年李少言(前排左)、沈逸千(前排右)在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与贺龙司令员(后排左)、关向应政委(后排右)合影

  1939年11月李少言随华北联大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不久就调到八路军一二〇师司令部给贺龙司令员和关向应政治委员当秘书,1940年1月随军回到晋绥边区(当时的晋西北)。少言先生在《美术》1961年第二期《回忆在八路军一二〇师工作的时候》一文中回忆到:“那时,我只是一个年轻的美术爱好者,贺龙司令员和关向应政委知道我喜欢刻木刻,经常鼓励我抽空搞创作。《一二〇师在华北》组画就是在领导同志亲切鼓励之下着手创作的。从1940年1月开始到1941年2月,一年多的时间内(中间还经过了两次反“扫荡”战)刻成,一共刻了40多幅。当时工作条件很艰苦,困难很大。但是,抗日军民的火热斗争激励着我,感到非刻不可。”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展厅一角

  《晋绥边区第一枚邮票——毛主席像》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特意布置的一面照片墙,将李少言所拍摄记录的时代瞬间展示在观众面前。

  从1941年初至1949年底,少言先生在《晋绥日报》(前身是《抗战日报》)作美术工作。当时,由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党进行宣传教育和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由于少言先生会木刻、摄影、刻图章,《抗战日报》创刊后,1941年初就由一二〇师司令部调到报社工作。“当时报社只有一部战争中缴获的蔡司3.5相机,用的胶卷、像纸、洗水药等全都是战利品,当时的条件算是较好的。但是根据地没有任何制版设备,摄影作品无法发表,社长廖井丹同志要我多拍摄一些报社和根据地的各方面工作、生活和战斗的镜头,作为资料记录当时。”李少言生前在《<晋绥日报>美术工作回忆》一文中如是写道。

  李少言 《重建》 黑白木刻 32cm×24cm 1942年

  1946年秋,在《晋绥日报》驻地留影,从左:牛文、西戎、李少言、苏光、胡正

  李少言 《黄河渡伤员》 黑白木刻 17.5cm×28cm 1949年

  晋绥时期,少言先生创作了不少木刻作品,像1942年的《重建》和《挣扎》,1949年的《黄河渡伤员》。并刻画不少领袖像,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状态的版画作品。

  李少言 《晋绥边区第一枚邮票——毛主席像》 黑白木刻 2.3cm×2.7cm 1946年

  展柜展示的其他邮票资料

  1946年12月,晋绥邮政管理局发行的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一组9枚,是由晋绥边区版画工作者李少言设计和刻制。该邮票是用木口木刻的形式,按邮票的大小(2.3cm×2.7cm)刻成原大,再用石印机印刷。根据邮局的要求,这套邮票要制成九种面值,印成九种不同颜色,在每一块颜色版上改动一下面值。把木刻版上的邮票翻印到石印机的石版上,还需作者去拓印修饰,李少言在设计工作完成后,还和印刷工人一道参加了生产这套邮票的全过程。

  展厅中的这张照片墙是李少言30来岁,从晋绥到重庆接管《新华日报》时所拍摄的。

  “四川是我的第三个故乡”

  “1949年11月下旬我同《晋绥日报》美术科的牛文、苏光、陈岳峰等随报社的其他同志在常芝青社长的率领下,从山西临汾出发进军重庆,任务是办《新华日报》。”就这样,把晋绥革命根据地看做是自己第二故乡的李少言在四川找到了自己的第三个故乡。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展览现场

  展厅展出的李少言、李焕民合作的版画组图《资本家的利润》

  在和平建设时期,除了继续创作一些战斗性强的黑白木刻外,由于时代的变化,人民的需要,李少言的作品在题材上多是反映人民的生活,在形式上创作了一些油印套色、水印套色和拓片的版画,在创作独幅版画外还重视社会需要、密切联系群众的木刻组画、书籍插图、人物头像、火柴盒贴纸、新笺谱等形式的版画。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展厅一角

  带领艺术家为小说《红岩》创作插图

  2011年部分《红岩版画》作者和编辑(前排左起贺泽、侯文川、李焕民、宋广训、黄德珍、徐匡,后排左起阿鸽、牛小红、李咏玫、吴融、牛小牛、吴小葵)在都江堰讨论稿子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红岩版画部分,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展示

  1961年美协四川分会以李少言为首的八位画家(李少言、牛文、吴凡、李焕民、宋广训、正威、吴强年和徐匡),接受了为长篇小说《红岩》创作插图的任务。这是一次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个人独创精神相结合的创作经历,画家们集体研究创作构思,共同讨论每一幅草图,大家畅所欲言、取长补短,最后集体审定作品。这也是美协四川分会在创作上一直保持的优良传统。

  李少言 《红岩组画——白公馆》 黑白木刻 39.5cm×26.5cm 1961年

  李少言 红岩版画插图之《丁长发掩护突围》 黑白木刻 38.5cm×30cm 1961年

  《红岩》插图由于采取了集体互动的创作模式,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画家们为《红岩》小说创作的英雄人物形象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塑造的人物可视可感,所折射的时代精神曾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出版过的《红岩》刊物资料

  《红岩》插图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插图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众多以《红岩》为题材的创作的人物蓝本。

李少言 《川西三月》 黑白木刻 24cm×40.5cm 1964年

李少言 《初试》 水印套色木刻 54cm×40cm 1964年

李少言 《地雷阵》 黑白木刻 54.9cm×71.4cm 1965年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展厅一角

  “个人的创作再好也繁荣不起来,繁荣中包含了集体”

1985年11月,雕塑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开渠关于四川松潘红军纪念碑项目经费申请的回信。

黄永玉与李少言的通信

  “在四川美术界,李少言的名字具有极高的认知度。究其缘由,不仅因其著名版画家和四川美协主席的行业身份,更在于他长达五十多年领导生涯中对四川美术发展高瞻远瞩的布局和眼光。他的一生,与新中国的文艺建设同步,这是他作为历史个体,在时代大背景下的小幸运;而他不辱使命,以其领导才干和人格魅力为四川美术事业的发展开疆扩土整整半个世纪,则是四川美术界的大幸运。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洪流中,李少言凭借其对文艺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心无旁骛,终其一生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艺术之路。”从“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策展人冯石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李少言对四川美术建设的贡献。

  “从硝烟中走出的人民艺术家——李少言作品文献展”文献资料

  上世纪70年代,李少言为四川美协组织修建四川美术馆。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少言在重庆任西南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时,常因为没有展出场地发愁,美协组织了大型美展没地方展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到成都主持四川美术工作后,在省科技馆租了几个展厅举办美展,但以后租金越来越高,美协没有这笔经费,经常因拖欠经费出现展厅大门被锁的情况,这使他下决心为四川美协修建一个美术展览馆。终于在1992年5月四川美术馆建成了,这是四川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有了自己的美术馆,在当时全国各地美协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二十多年来,四川美术展览馆每年要举办50至70个美术展览,推出了众多四川画家,并引进全国很多大师级作品展,如‘徐悲鸿大师美展’、‘潘天寿大师美展’、‘黄胄美展’等等。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繁荣美术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少言 《川藏路上水帘洞》 黑白木刻 56cm×81.3cm 1979年

李少言 《他在丛中笑》 黑白木刻 41cm×45.5cm 1981年

李少言 《新居》 水印套色木刻 33cm×45.7cm 1981年

李少言 《竹篱内外》 黑白木刻 28.4cm×23.3cm 1983年

李少言 《沂蒙魂》 黑白木刻 43.5cm×30cm 1988年

  上世纪80年代,李少言与李桦、古元、彦涵、力群、王琦共同发起,在四川建立中国唯一的一个“神州版画博物馆”,并带头将自己一生的作品无偿捐赠给神州版画博物馆,这一壮举带动了全国版画家纷纷捐赠,最终使其以收藏7000多件版画的规模,成为亚洲第一大版画博物馆。使得神州版画博物馆成为研究新兴木刻版画运动那一时期艺术创作与时代不可或缺之地。

  特意为展览远道而来的嘉宾与李少言亲属合影留念

  此外,作为四川美协主席的他爱惜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版画方面,出了一大批青年版画家,如李焕民、吴凡、宋广训、徐匡吴强年、藏族的其加达瓦和彝族的阿鸽。不仅是版画,在国画、油画、雕塑上亦是如此。担任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期间,大邑地主庄园请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师生共同创作大型泥塑《收租院》,得到李少言的大力支持。他多次到大邑去与当地领导和作者一起研究方案,探索创作中的问题,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具体困难。他还邀请全国美协领导同志刘开渠、华君武、王朝闻到大邑指导创作,大大提高了《收租院》的创作水平,1965年,李少言又与全国美协研究将《收租院》移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收租院》终于在全国引起轰动,并产生了国际影响。

  跟随一生的木刻刀

  “也许我太爱我的工作了,不觉得岁月的流逝,转眼便进入了八十岁。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一个人不能为活着而活着。不论处于什么位置,什么年龄,只要能为人民的事业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大家做一点有益的事,不要问需付出几多辛劳、能获得几分回报、会引起什么议论、将招来多少磨难,就会活得坦荡、充实、有精神、永远年轻。”展览现场,少言先生这段80岁时写下的艺术感悟,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李焕民先生作为少言先生的后辈、同事、朋友,生前曾说:“我们今天怀念他,不是要复制‘少言模式’,而是要继承‘少言精神’”。正如策展人冯石所言,通过李少言个案的文献和材料的梳理,致敬新兴木刻版画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知道我们有怎样的传统和历史,才能够从中找寻未来的方向。


技术支持: 本站由【节码云】开发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